民族形象是民族精神外在的直觀展示,文化符號是民族精神的凝練和象征,。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要堅持共同的價值遵循,以文化興盛,、文化繁榮為前提,把握中華民族的共同心理認知,、情感認同,、價值取向,要在增強國家認同,、彰顯人文精神,、共建精神家園、共擔責任使命,、展現(xiàn)國家形象等方面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增強國家認同,。中華民族是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自古以來,各民族在國家一統(tǒng),、民族互動,、文化互鑒的長河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jié)的根脈。國家認同是中華民族政治認同,、文化認同,、情感認同、精神認同等融為一體的升華,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包容力,、凝聚力,、向心力的表現(xiàn)?!爸腥A民族一家親”是歷史與現(xiàn)實,、政治與經(jīng)濟、物質(zhì)與精神等層面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的縮影,,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jié)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要以國家意志,、國家權(quán)力,、國家體制為根本遵循,以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為社會基礎(chǔ),以具象化,、情感化,、生活化的人與事感染、教育,、引導各族群眾,。
彰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構(gòu)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品格的核心內(nèi)容,是凝聚國家力量的精神支撐,,是彰顯民族自豪感的精神旗幟,。“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wěn),,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
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中華民族生計方式,、理想信念、價值取向,、行為舉止的縮影,,彰顯著文化自信、文化形象、文化氣質(zhì),。人文精神可通過亭臺樓閣,、碑碣匾聯(lián)、琴棋書畫等物質(zhì)形態(tài)彰顯,,也可在歷史故事,、民間信仰、習俗活動中呈現(xiàn),。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而不同的處世之道,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zhèn)洹⑶榫敖蝗诘拿缹W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與時俱進,、守正創(chuàng)新的氣魄膽識等,。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要汲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滋養(yǎng),,弘揚中華人文精神中具有時代感的精神元素,,展示中華文明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美美與共的風范,。
共建共有精神家園。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的創(chuàng)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jié)精神、夢想精神,。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等傳說,,昭君出塞、張騫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土爾扈特東歸、錫伯族萬里西遷等歷史佳話,,林則徐虎門銷煙,、班洪抗英、江孜保衛(wèi)戰(zhàn)等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國難的愛國史詩,,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中華醫(yī)藥,、武術(shù)、詩詞,、園林藝術(shù),、戲曲等燦如星辰,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情感認同,、深邃的思想哲理,、正確的價值導向,,展現(xiàn)出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包容,、謙遜、和合的人文品格,,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和包容力,是推動中華民族發(fā)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lǐng),賡續(xù)中華文脈,挖掘,、傳承,、宣傳、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要詮釋好中華文化密碼,,呵護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講述中國好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塑造中國好形象。要在增強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chǔ)上,,促進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交融,,拉緊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紐帶,,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情感紐帶,團結(jié)奮斗,、凝心聚力的心靈紐帶,,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紐帶,,促進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升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華民族大家庭情愫。要做大做強文化產(chǎn)業(yè),,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振中國人的“精氣神”。
共享歷史榮光,,共擔歷史使命,。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是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心靈相通,、凝心聚力的文化標識,,可以通過形、聲,、像,、意等多種手段呈現(xiàn)。
要引導各族人民從中華文化標識,、文化事象,、文化元素中共享歷史榮光,如,,領(lǐng)略祖國壯美秀麗的大好河山,,感悟中華詩詞,、書法、繪畫,、音樂,、武術(shù)等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意蘊等。同時,,要引導各族人民正確認識中華民族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的奮斗歷程,,中華民族實現(xiàn)“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繼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傳統(tǒng),,共擔歷史使命,,奮進新的征程。
展現(xiàn)中國形象,。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團結(jié)帶領(lǐng)中國人民走上了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進步的繁榮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族人民緊密團結(ji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勠力同心,凝聚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偉力,。中國聲音、中國道路,、中國模式越來越有說服力,、影響力。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shè)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正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shè)作貢獻,。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現(xiàn)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要講清楚中華文明是什么樣的文明、中國是什么樣的國家,,講清楚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chǎn)黨,、讀懂中華民族。
(作者簡介:劉吉昌,,貴州民族大學教授,;金炳鎬,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來源:中國民族報
主辦單位:中共呼和浩特市委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部
蒙ICP備17001941號-1 地址:呼和浩特市黨政機關(guān)辦公大樓822室
郵編:010000 辦公電話:0471-46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