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林格爾縣依托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教育資源豐富、完整的優(yōu)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從幼兒園抓起,以“六個一體”為載體,著力構建民族團結進步大中小幼一體化共促體系。
構建黨團隊一體化體系。加強黨的領導,配全配齊各校、幼兒園黨組織書記,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2023年有3名思政課教師入黨,占全縣教育系統(tǒng)入黨人數的50%,將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融入教育教學中,大力推進以黨建帶團建、帶隊建、帶幼兒園基層黨組織建設。
構建思政課一體化體系。為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tǒng)編教材,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依托內蒙古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優(yōu)質資源,從思政課內容銜接、深度銜接、梯度銜接入手,緊緊抓住“工作體系一體化”、“內容體系一體化”、“課程體系一體化”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注重系統(tǒng)整體設計、分段分科推進,推動思政課學習方式變革,構建大、中、小(幼)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體系。
一體構筑精神家園。緊扣“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主題,組織大中小幼學校聯合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系列活動、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活動,引導廣大師生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共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一體推進創(chuàng)建活動。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黨建”、“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校園文化”、“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一進一主題”等活動,加深學生對“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tǒng)一、反對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認識。一體推進交流活動。為實現資源共享,組織縣教育系統(tǒng)各學校與內蒙古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民族學人類學學院之間開展思政學科培訓、調研實習、課題合作、成果交流、隊伍交流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常態(tài)化溝通機制,創(chuàng)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共建體系。
一體推進交流活動。為實現資源共享,組織縣教育系統(tǒng)各學校與內蒙古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民族學人類學學院之間開展思政學科培訓、調研實習、課題合作、成果交流、隊伍交流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常態(tài)化溝通機制,創(chuàng)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共建體系。
一體打造實踐基地。將市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和林格爾縣盛樂博物館和內蒙古師范大學馬克思學院,作為大中小學學生研學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常態(tài)化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共同挖掘北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講好民族團結故事。同時,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民族團結進步理念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